动物血清
动物血清基本信息
分类:除特别说明外,本章所介绍的产品仅限研究之用。不得将这些产品用于疾病诊断。这些产品在疾病诊断或者其他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尚不明确。标有“供体外诊断之用”的产品为医疗器械,须符合美国联邦法典第 21 章第 820 节质量体系规定的要求。这些产品也可用于研究,在适当情况下可作为原料成分用于进一步的生产过程。最终用户有责任鉴别这些产品是否适合其具体用途。我们未认定这些产品可用于动物或人的治疗,也未计划将产品用于上述用途。
价值与信任铸就的历史
50 多年来,研究人员依靠 GIBCOR 血清在体外复制出可供细胞生存、增殖和分化的生理环境。与细胞培养基、平衡盐溶液、无血清培养基和试剂一样,我们的优质血清也是您最佳的选择。
GIBCO® 垂直整合式血清生产
我们可以对 GIBCOR 血清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我们利用专业的设备、涵盖从血清采集到最终产品验证全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连续不断的内部审核,确保每个生产环节的产品质量都能得到监督。通过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监控,确保产品始终具有稳定、优秀的品质,同时还可降低批次间的差异。
胎牛血清的产地
随着研究界和生物制药公司越来越认识到胎牛血清 (FBS) 来源全球化的问题,我们相应地提供了原产地不同的多种胎牛血清供客户选择。除了提供产自美国的胎牛血清外,我们还提供产自其他符合美国农业部 (USDA) 进口要求的国家 (例如:墨西哥、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中美洲国家) 的胎牛血清产品。所有胎牛血清产品均符合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 USDA 相关进口要求。这种产地区分使用户能够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购买选择,而且也使产品价格更具弹性。
GIBCOR 胎牛血清及其他反刍动物血清均采自美国或者由 USDA在美国联邦法典第 9 章第 94:18 节 (“因牛海绵状脑病限制反刍动物肉类和食用产品进口”) 中所列国家之外的地区进口。这些受限国家均报告过牛海绵状脑病病例 (BSE) 或者可能有隐匿的牛海绵状脑病
病例。这符合目前 FDA 关于在美国范围内将反刍动物血清用于受管制产品生产的建议。此外,进口国家还必须无口蹄疫和牛疫疫情。产地不同的 GIBCOR 胎牛血清绝不会互相混合。
可追溯性:血清质量的保证
每批 GIBCOR 血清的分析证书中均注明了该血清的原产国。此外,还有翔实的文档记录证明每批血清的采集、加工、测试和运送过程,对产地信息提供全面的支持。这种可追溯性就是血清质量的证明。
采集
胎牛血清的采集采用心脏穿刺法。马血清采自精心饲养的供体动群体,新生牛血清采自大约 10 至 14 天大的动物。所有血清均按照行业标准采集。
加工
所有血清。采集的血液均在冷藏温度下加工。血清与血凝块分离后,立即收集并冻存起来。只有符合我们原材料标准的血清才可用于生产。热灭活血清。将检查合格的血清放入 56°C 恒温控制的水浴中,热灭活 30 分钟。超低免疫球蛋白 G (IgG) 胎牛血清。我们利用获的色谱技术去除胎牛血清中的 γ-球蛋白 (GG)。利用该技术可以生产出 IgG 含量极低 (<5 μg/ml) 的胎牛血清,同时又可保留血清的全部生物学活性。透析血清。利用截止分子量为 10,000 的滤器和 0.15 M NaCl 对血清进行透析,直至用邻甲苯胺试验测定葡萄糖含量低于 5 mg/dl 时为止。1,2 正切流动过滤 (TFF) 工艺使血清的加工和最终过滤可在同一天完成。炭吸附胎牛血清。Invitrogen 公司通过获的炭/葡聚糖处理技术提供优质的胎牛血清,该技术可降低血清内的激素和生长因子水平。这种血清 (基础货号:12676) 适用于要求血清内激素特别是雌二醇含量较低的研究人员。GIBCO 会对每批血清进行克隆形成率测定,以便监测批次间的品质差异。γ-辐照血清。我们可按照客户要求对血清进行 γ-辐照。该工艺利用γ 射线灭活动物血清 (包括:胎牛血清、新生牛血清、猪血清和马血清) 中的病毒和支原体,并已通过验证。3 根据研究结果,建议使用30 至 45 kGy 的照射剂量。该剂量范围符合日前颁布的欧盟和 FDA病毒滴度减低指南。4,5 以上述剂量 γ-辐照后,血清的理化性质和细胞培养性能均未改变。3 有关验证结果的更多信息,请与 Invitrogen公司技术支持部联系。
灌装
通过一系列滤器对检查合格的原料血清进行过滤加工。最终过滤步骤采用 0.2 μm 和 0.1 μm 孔径的灭菌级滤器。胎牛血清经过三重 0.1μm 过滤,其他所有血清均经过 0.2 μm 过滤。
GIBCOR 血清采用无菌灌装工艺制备,每个步骤均经过验证,确保产品符合 10–3 无菌保证水平 (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水平不超过千分之一的比例) 的业内标准。产品未经最终灭菌时无法达到最高的无菌保证等级 (≥10–6)。关键控制点包括:所有与产品接触的物质均需要经过灭菌处理循环、采用细菌培养基配制技术进行常规培养基灌装、全面的环境监测方案、经过验证的清洁程序以及经过验证的最终过滤器完整性测试方案。此外,过滤和分配过程均在经过 HEPA 过滤的正压性环境控制房间内进行。
血清产品采用 GIBCOR E-Z Hold™ 塑料瓶包装。灌装后的容器被贴上标签,在 –5°C 至 –20°C 的储存温度下进行隔离检疫。全部质控测试结束并且血清符合最终产品标准后,产品方可出厂。产品失效日期:请参见产品标签。
血清匹配和预定计划
GIBCOR 血清的采集和加工方法经过细致验证,极大降低了批次间的差异。但是,由于此产品来自动物,一些内在的生物化学差异不可避免。我们提供两种免费的方式,帮助您避免这些微小差异对您的研究造成的不良影响。
iMATCH™ MPA 血清批次匹配工具
现在,Invitrogen 公司通过 iMATCH™ 工具解决了血清批次间差异这一难题,公司的胎牛血清专家可借助该工具帮助您找到品质最稳定或者性能最好的血清批次。iMATCH™ 采用算法,对分析证书性能参数进行 MPA 分析 (多参数分析)。
iMATCH™ 服务完全免费,属 Invitrogen 公司独有,而且可:
• 减少或避免血清测试,节省时间
• 按照血清性能而非来源进行选择
• 减小细胞培养条件波动
• 增强您对研究结果的信心
有了 iMATCH™,Invitrogen 公司可以向您承诺,您每次拿到的血清绝对都是最适合您的优质产品。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对用于以下细胞系的每批经过美国质量认定、认证以及 USDA 批准的血清进行增殖筛选研究试验,进一步鉴定血清:
• CHO-K1 (仓鼠卵巢细胞) — 用于遗传学、毒性筛查、营养学和基因表达特别是重组蛋白表达研究
• 293F (人胚肾细胞) — 用于慢病毒和反转录病毒载体的生产
• Jurkat (人 T 细胞白血病细胞) — 用于不同癌症的药物和放射敏感性差异研究;还可用于急性 T 细胞白血病和 T 细胞信号转导研究;Jurkat 细胞的另一用途是它可生成 IL-2
• THP-1 (人单核细胞) — 用作研究巨噬细胞激活和多核化机制的模型
• ME-180 (人宫颈癌细胞) — 用作体内宫颈上皮的代表性模型,其形态与阴道和外宫颈上皮细胞类似
• A549 (人肺癌细胞) — 用于水、电解液和其他物质跨膜扩散的研究
上述数据只能通过 iMATCH™ 获得,它也构成了每批血清的虚拟指纹。在您提出要求后,我们可借助 iMATCH™ 为您提供多种适合您需要的血清,使您可以专注于科学研究。
血清产品存在批次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您的细胞培养工作也一定如此。
如欲了解有关预定血清测试计划的更多信息,请与您的血清专家联系或者登录 www.lifetechnologies.com/imatch 。 如果您的培养体系极为敏感,可利用我们推出的预定血清测试计划获得一份样品,在您的体系中进行测试。在您测试样品期间,我们将为您保留预定数量的产品,直到您的样品评估全部结束。血清产品一般可保留四周,但是如果您希望保留更长的时间,您可以在索要样品时向我们说明。
最终产品质量控制
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对每个生产批次中一定数量的代表性质控样品进行分析:
化学检查。我们利用冰点降低法测量血清的渗透压,确保其符合产品规格。每天利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提供的标准溶液对所有渗透压计进行校准。测量血清的 pH 值,以确保其符合产品规格。每天利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提供的标准溶液对所有pH 计进行校准。
监测血清的电泳图谱,确认血清的特性和完整性。将样品加入醋酸纤维素介质中,使其在缓冲系统中迁移。对薄膜条进行染色、透明、干燥,并用光密度计进行扫描,测定白蛋白和球蛋白组分的相对浓度。
为了确保血清采集和加工程序正确,需要利用改进的 Fleming 氧化血红蛋白测定法 1对血红蛋白进行分光光度测量。
随着动物年龄的增大,总蛋白含量相应地成比例增加。为了确认动物年龄,确保其符合产品规格,我们利用自动化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利用色度计在不同波长下测定样品与双缩脲试剂结合后的吸光度。自动计算测定结果,并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蛋白含量值 (克/分升)。
稳定性测试项目。每件标有体外诊断 (IVD) 字样的产品上标注的失效日期显示了产品有效性能的维持时间。我们的稳定性测试项目可确定并验证产品的失效日期。定期监测各批次产品,确定产品在建议储存条件下性能达到合格标准的维持时间。微生物学检测。我们利用最新版美国药典 (USP) 推荐的方法确认血清中不含细菌和真菌。
对于所有血清,均利用 Barile 和 Kern 大规模接种法2 检测其中是否含有支原体。该测试在推荐方法检出限内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将样品收集在一起后于肉汤内至少培养三周,并且至少在四块支原体琼脂平板上进行传代培养。在 36°C ± 2°C 下,分别对平板进行有氧和无氧 (95% 氮气,5% CO2) 培养。在测试期间,每周在显微镜下检查琼脂平板上的支原体生长情况。利用 Dienes 染料检测疑有污染的琼脂平板上有无支原体集落。然后重新对平板进行显微镜检查。定期监测接种后的肉汤培养瓶,检查其浑浊度和 pH 改变迹象。利用 Hoechst 荧光 DNA 染料3 对所有牛血清进行筛查,检查其是否含有无法培养的支原体,以便检测在推荐方法检出限内无法用肉汤法培养获得的支原体,例如:猪鼻支原体。
病毒检测。利用美国联邦法典第 9 章第 113.53 节“动物源性成分要求”规定的方法,确认血清中不含外来物质。
将此前已经证明不含已知外来物质的牛细胞培养物于含有 15% 受试血清的生长培养基中传代培养三次,共 21 天。将此前已经证明不含外来物质的对照培养基和血清作为阴性对照,进行平行培养。在此期间检查所有培养物中有无病毒导致的形态学改变或致细胞病变效应。在 21 天培养期的第 14 天,利用以下标准病毒检测方法对含有受试血清的平行培养瓶进行评价。
对一瓶受试细胞进行胰蛋白酶消化,将细胞加到总表面积为 6 cm2的六室玻片上。同时制备平行阴性对照玻片。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细小病毒、牛腺病毒、狂犬病病毒和呼肠病毒加入到受试培养物的各个腔室玻片上,制备各个阳性对照。继续培养 7 天后(共计 21 天),利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病毒。
对受试培养物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有无致细胞病变效应(CPE) 或者病毒诱导效应。检查细胞中是否存在 CPE、包涵体、合胞体形成或者其他异常效应。
按照美国联邦法典第 9 章第 113.46(b) 节规定的方法,检测另一瓶细胞中人“O”型红细胞、豚鼠红细胞和日龄雏鸡红细胞的血细胞吸附 (HAD)。该试验分别在 2°C 至 8°C 和 20°C 至 24°C 下进行。将此前已经感染了 PI-3 病毒的阴性对照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将未感染细胞作为阴性对照。
上述试验可检测在推荐方法检出限内有无病毒污染。内毒素检测。除新西兰产胎牛血清以及其他血液和血清制品外,对所有胎牛血清均需通过鲎阿米巴样细胞溶解物 (LAL) 试验测定其内毒素水平。
新西兰产胎牛血清采用以初始反应速率为基础的显色动力学试验方法检测产品中的内毒素浓度。
性能测试:胎牛血清 (FBS)
每个批次的胎牛血清 (基础货号:16000、10082、26140、16140、12483、10099、10100、10437、10438、16250 和 26400 [仅进行克隆形成/平板接种试验] ) 均进行以下性能测试。选择胎牛血清时最重要的标准是它能否支持特定细胞的生长。因此,除了确保每批胎牛血清均经过我们严格的质量控制测试外,我们还模拟实验室条件,对每批血清进行以下三项重要的性能测试,即:克隆形成率、平板接种效率和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生长促进性能。1 这些专业性能测试方法可确保我们能提供适合上述三种用途的优质血清。这些试验可确保我们为您选择的每批胎牛血清在您的培养体系中产生最佳的效果。克隆形成率试验。克隆形成率试验可分析每批胎牛血清对小鼠骨髓瘤细胞和来源于骨髓瘤细胞的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形成和生长的支持性能。以下细胞系已经过验证可用于上述试验:
• Sp2/0-Ag14 (ATCC # CRL 1581)
• P3x63-Ag8.653 (ATCC # CRL 1580)
每批胎牛血清均采用两块微孔板进行测试,并采用两种血清浓度和两种细胞接种密度 (10% 血清和 1 个细胞/孔,4% 血清和 5 个细胞/孔)。利用规定的参考血清对克隆形成率试验结果进行标准化。高血清浓度试验可代表多种常规杂交选择方法,而低血清浓度试验则更为严格,可提高对于各批次血清间细微变化的检出。以 1 个细胞/孔的密度接种的严格试验可模拟单一杂交体选择的实验室条件。每批胎牛血清附带的分析证书上列出的克隆形成率数值为两种测试条件下的平均值。
克隆形成试验方法。克隆形成试验采用两种胎牛血清浓度 (10% (v/v)和 4% (v/v)) 和双份重复接种于 96 孔板上的两种细胞接种密度进行。将此前经过质量认定的一批胎牛血清于上述每种试验条件下进行测试,作为内部参考标准。克隆形成试验程序如下:
1. 将 Sp2/0-Ag14 (SP2) 和 P3x63-Ag8.653 (653) 细胞于含有 10% 胎牛血清的 RPMI 1640 培养基中常规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在显微镜下通过台盼蓝拒染法进行活细胞计数。
2. 利用 RPMI 1640 培养基采用连续稀释法将原细胞悬液稀释至所需的接种浓度,即:25 个细胞/ml 和 5 个细胞/ml。配制含有参考或受试胎牛血清的 RPMI 1640 培养基。在上述细胞密度下,每孔加入 0.2 ml 试验用生长培养基时,每孔分别平均含有 5 个和 1个细胞。
3. 将 96 孔板在 36°C ± 2°C、充有 4–6% CO2 的加湿培养箱中培养大约 10 至 15 天。
4. 培养期结束后,肉眼观察各微孔板,计数有克隆形成的孔数。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克隆形成率:
克隆形成率 =平均阳性孔数/接种的总孔数*100
5.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相对克隆形成率 (RCE),从而对每批胎牛血清支持骨髓瘤指示细胞克隆形成的性能数据进行标准化:
RCE =受试血清克隆形成率/参考血清克隆形成率
平板接种效率试验。平板接种效率试验通过人转化细胞系检测各批血清是否适合连续贴壁细胞系的培养。试验采用经过验证可用于平板接种效率测定的 A549 细胞系 (人肺癌细胞系,ATCC # CCL 185),选择此细胞系的原因是该细胞系可区分不同批次血清在支持细胞贴壁和增殖方面的微小性能差异。
每批胎牛血清均进行三次重复测试,并采用两种血清浓度和两种细胞接种密度 (10% 血清和 100 个细胞/孔,4% 血清和 200 个细胞/孔)。将细胞于 36°C ± 2°C 加湿 CO2 培养箱中培养大约 10 至 14天后,通过计数染色的细胞集落数确定其平板接种效率。利用参考对照血清对试验结果进行标准化。两种血清浓度可分别显示该批血清在减血清和标准血清条件下支持细胞生长的能力。每批胎牛血清附带的分析证书上列出的平板接种效率数值为两种测试条件下的平均值。平板接种试验方法。平板接种试验可如上所述方法对各批血清进行检测。该试验中每个血清样品使用一块 6 孔板 (每孔面积为 9.6 cm2),可根据三个重复孔的数据计算平均值。将此前经过质量认定的一批胎牛血清于上述每种试验条件下进行测试,作为内部参考标准。平板接种试验程序如下:
1. 在 36°C ± 2°C 条件下,将 A549 细胞系于含有 10% 胎牛血清的DMEM 培养基中培养至汇合前期。
2. 向 22.5 ml 和 24 ml DMEM 中分别加入 2.5 ml 和 1 ml 胎牛血清,最终工作体积为 25 ml,从而配制出分别含有 10% (v/v) 和
4% (v/v) 血清的 DMEM 培养基。向 6 孔板的每个孔中加入含 5ml 血清的培养基。
3. 将培养的 A549 细胞进行胰蛋白酶消化,计数活细胞数,然后将细胞悬液稀释至 2,000 个细胞/ml 的密度。
4. 向 200 个细胞/孔的孔中加入 0.1 ml 细胞悬液,向 100 个细胞/孔的孔中加入 0.05 ml 细胞悬液。将平板混匀后,置于 36°C ±2°C、充有 5% CO2 的培养箱中培养 10 至 14 天。
5. 培养结束后,取出平板,轻轻倒出生长培养基,然后用亚甲基蓝甲醇溶液对集落进行染色。
6. 计数形成的集落数,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平板接种效率:
平板接种效率 (%) =
每孔平均集落数/每孔接种的活细胞数× 100
7. 为了便于不同试验间的比较,通过计算各受试血清的相对平板接种效率 (RPE) 对平板接种效率数据进行标准化,RPE 计算公式如下:
RPE =受试血清平板接种效率/参考血清平板接种效率
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生长促进试验。生长促进试验可通过多次传代培养检测每批胎牛血清对难养性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支持能力。经过验证,WI-38 细胞系 (人二倍体肺成纤维细胞系,ATCC #CCL 75) 可用于此试验。
将 WI-38 细胞以低密度 (2 × 105/瓶) 双份重复接种到 25 cm2 培养瓶中,瓶中培养基含有 5% 胎牛血清,并通过三次连续传代培养(每代培养 7 天) 进行扩增。每次传代时细胞接种密度均与最初接种密度相同。临界分种率 (stressful split ratio)、群体倍增数和血清减低浓度是显示各批次血清促进难养性二倍体细胞生长能力的严格指标。连续三次传代培养可避免之前生长培养基的残留效应,从而确保试验真实反映各批血清的生长促进能力。每批胎牛血清附带的许可证书中均列出了两只第三代培养瓶中的平均细胞数。利用参考对照对试验结果进行标准化。
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生长促进试验方法。1 对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 (WI-38) 在含有 5% 受试和参考血清的生长培养基中连续传代培养三次时的生长状况进行监测。试验结果反映了在长期培养情况下各批血清促进 WI-38 细胞生长的能力,也可反映该批血清对难养性贴壁培养细胞是否有生长促进作用。生长促进试验程序如下:
1. 配制含有 5% 受试血清或者此前经过质量认定的参考血清的生长培养基。基础生长培养基为含有 L-谷氨酰胺的 HBME:EBME (1:1)。按照要求,试验期间每次更换培养液和传代时均新鲜配制含有5% 血清的生长培养基。
2. 将 WI-38 细胞以低传代水平 (2 × 105) 双份重复接种至 25 cm2 培养瓶中,每瓶含有 9.5 ml 相应的生长培养基。将培养瓶瓶盖松散地盖在培养瓶上,将培养瓶置于充有 4–6% CO2、36°C ± 2°C的培养箱中培养 24 小时。然后将培养瓶盖紧,在 36°C ± 2°C 下
培养 7 天,第 2 天或第 3 天补充完全培养基。
3. 第 7 天时,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定量收获每种参考或受试血清对应的两只培养瓶中的细胞,然后将两瓶细胞收集在一起并计数。将2 × 105 个 WI-38 细胞双份重复接种至含有新鲜生长培养基的 25cm2 培养瓶中进行传代培养,培养基中含有与前一代相同批次的参考或受试胎牛血清。按照第 2 步所述方法对培养瓶进行平衡和培养。
4. 按照上述方法继续进行试验,直至传代三次,每代培养结束时计算含有参考或受试血清的培养瓶中的平均细胞数。最后一次传代培养时各受试血清中的相对生长率 (RGR) 以参考血清中细胞生长率的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RGR =受试血清每瓶平均细胞数/参考血清每瓶平均细胞数
Sf9 细胞生长试验方法
1. 向此前经过验证的 Grace 昆虫细胞培养基中加入 10% 热灭活的受试或参考胎牛血清,配制成完全测试培养基。
2. 将 Sf9 细胞原液加入 50 ml 离心管中,在 50 × g 离心力下离心
5 分钟。用含有 10% 热灭活的受试或参考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对每只离心管进行重悬。
3. 将离心管上下颠倒数次后,从各只离心管中取出 1 ml 样品。通过台盼蓝拒染法进行活细胞计数。
4. 如果细胞活力 ≥80%,则将离心管上下颠倒数次后从管中去除0.25 ml 样品。然后利用 Coulter 计数器进行细胞计数。
5. 将细胞接种到 Erlenmeyer 培养瓶中,最终浓度为 2.75 × 105 个细胞/ml。接种后,再次进行细胞计数,以确保细胞密度在 2.5至 3.0 × 105 个细胞/ml 范围内。
6. 将培养瓶置于振荡器上,在 27°C ± 1°C 和 80–90 rpm 转速下培养 96 小时。
7. 从每只培养瓶中取出两份 0.25 ml 的样品,利用 Coulter 计数器进行细胞计数。另取一份样品进行细胞活力测定。
8. 通过将受试细胞密度与对照细胞密度进行比较,确定相对细胞数(RCN)。
其他试验:经过认证 (美国)
除上述试验外,对于基础货号为 16000、10082、10099 和 10100的产品,我们还进行了以下试验。您将得到一份注明各项质量控制分析结果的分析证书。
噬菌体检测。利用菌斑试验检测血清中有无噬菌体。3 从各批次血清中取出代表性样品,加入含有噬菌体敏感性大肠杆菌 (C-3000 或K-12) 悬液的胰蛋白示磷酸盐琼脂中。然后将混合物涂布在胰蛋白示磷酸盐琼脂平板上,在 36°C ± 2°C 下培养大约 24 小时,然后观
察平板上有无菌斑形成。
血红蛋白测定
我们保证所有批次的经过美国认证的胎牛血清,其血红蛋白含量 ≤15mg/dl,其中氧化血红蛋白所占比例 ≥70%。
其他试验:适用于胚胎干细胞的胎牛血清
GIBCOR 适用于胚胎干细胞的胎牛血清经过专业测试,可使胚胎干细胞维持未分化的细胞形态。
性能测试:其他血清
牛血清和新生牛血清。每批牛血清和新生牛血清 (请参见第 432-433页的其他血清质量控制试验) 均经过检测,确保其能支持 VERO 细胞三次以上的传代培养。每次传代时细胞接种密度均与最初接种密度相同。将结果与利用对照生长培养基 (含有此前经过鉴定的参考血
清) 获得的平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马血清。每批马血清 (请参见第 432-433 页的其他血清质量控制试验) 均经过检测,确保其能支持 Sp2/O-Ag14 (小鼠骨髓瘤) 细胞在含有受试批次血清的对照培养基中生长。将结果与利用对照生长培养基 (含有此前经过鉴定的参考血清) 获得的平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细胞毒性试验:其他血清
从试验设计角度而言,前一章所述性能测试方法也是严格的细胞毒性试验。对于某些未经过性能测试的血清,我们专门测定了其细胞毒性。测定方法如下表所示。这些试验可检测受试样品能否支持三种贴壁细胞系的贴壁和增殖。试验期间监测受试和参考培养物种有
无营养缺乏、形态异常或细胞毒性迹象。
运输
所有血清均经冷冻后置于干冰上快速运输。
储存和处理
将血清于 –5°C 至 –20°C 下储存,在标签所示失效日期之前使用。E-Z Hold™ 塑料瓶可于低至 –60°C 至 –70°C 的温度下储存。
避免反复冻融。如果可能需要反复冻融血清,应在无菌条件下将血清以适当的体积分装至无菌容器中,并将其置于冷冻状态下储存。